Skip to main content

马佛青总会对建设大马佛教的贡献和展望 - 四之四

本文发表于“50周年大马佛教”论坛会。
该论坛由古晋佛教居士林于2007年9月28日至10月1日主办。

马佛青总会对建设大马佛教的贡献和展望 - 四之一
马佛青总会对建设大马佛教的贡献和展望 - 四之二
马佛青总会对建设大马佛教的贡献和展望 - 四之三

展望二:前瞻性及杰出的服务

马佛青是一个以服务为本的佛教组织。自九十年代开始,便提出以四大服务领域提升佛教青年的智慧、慈悲和感恩心的佛青使命。所谓四大服务领域即弘法、教育、文化及福利。在第五个六年计划里,马佛青更将服务领域扩大以包括训练及出版。马佛青既立志成为马来西亚佛教青年的领导者,就必须高瞻远瞩,成为马来西亚佛教的风气带动者。这也即是说,马佛青所提供的服务及所推出的活动,除了杰出优越以外,还必须具足前瞻性及创造性,以切合时代的需求。

除了前瞻性及杰出的要求,马佛青在其举办的活动及提供的服务,也将考虑中英文源流及南北藏三大传承佛教组织的需求。马佛青即使不是国内唯一的,也是绝对少数包括中英文源流及南北藏三大传承佛教团体为会员的组织。马佛青将通过其所举办的活动及所提供的服务,矢志成为中英文源流佛教组织的交流站及三大佛教传承的汇聚点。
马佛青在各服务领域的展望略述如下:

弘法

在弘法领域,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庞杂资讯的迅速流通,人们对弘法活动的要求和期望也同样有了很大的改变。为迎合如此的时代需求,马佛青举办的弘法活动也必须推陈出新,己举办的成功例子有“佛教当代关怀研讨会”、“全球佛教会议”、“行者培训营”等。

然而理解到通俗弘法会仍有其不可替代的需要,马佛青将继续推动类似“佛法满人间”、“甘露洒红尘”之全国巡回弘法会。另一方面,马佛青也希望能协助提升各佛教团体办弘法会的行政效率,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出版及更新“弘法人员手册”、“接待弘法人员揩南”、“弘法讲座培训指南”等,并进行相关的培训课程。

教育

佛教教育在马来西亚是由民间,即佛教界本身推动的非正规教育。在众多佛教团体多年来的努力下,确实累积了一些成果。然而却仍然缺乏一套从学前到大专的完整和有系统的佛教教育课程。因此在教育领域,马佛青将着重于编写从学前到大专的佛学课程纲要、课本以及教师指南。尽管以非营利团体用非营利模式在进行如此艰巨的工作,但是马佛青的作业方式却是专业化的,同时坚持其最终产品必须符合专业水准。

除了课程,佛教教育另一成功因素应是有素质的师资。因此马佛青在教育领域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即是提供佛学班师资培训,同时也将进行培训人员的训练工作。

文化

佛教流传两千余年,遍及大半个地球。因此产生的文化瑰宝不计其数。自创立以来,马佛青便开始积极推广佛教文化及文艺。进入新千年后,马佛青开始以推动佛化家庭为其主要的佛教文化工作。家庭是社会的基础,亦是社会的骨干。“佛化家庭”的推动成功,将有助于塑造一个充满智慧、慈悲与感恩的社会,亦将成为佛教力量的凝聚点。此外马佛青也将通过各式活动推广佛教文学及佛教文艺尤其是佛曲的创作。

福利

马佛青自七十年代,在大马华社仍对捐血敬而远之的时代,便开始鼓吹捐血运动。进入八十年代后,更积极推动捐献器官运动。今日在大马,捐血运动己经蔚然成风。捐献器官也逐渐普及。马佛青仍然会在捐血及捐献器官上扮演一定的角色,然而却会开始将福利领域的重心逐渐转移至佛教辅导。马佛青自八十年代便开始成立心灯咨询小组,积极培训咨询义工。目前已在多州成立心灯咨询小组。然而马佛青希望达致的不僅只是提供咨询服务及培训义工,实际它具有更大的理想,即开展一套契合大马环境的佛教辅导系统。

训练

马佛青自创立以来,其中最大的一项成就应是协助成立无数的佛教团体及造就无数的领导人才。佛教要在本土继续茁壮,健全的佛教团体及有才华的领导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从第五个计划看来,今日的马佛青理事们依然秉承前辈们的努力,继续在领袖及组织管理方面进行有系统的培训工作。马佛青在八打灵新购置的会所命名为“马佛青行政与训练中心”,充份反映了马佛青的决心。马佛青的培训对象将涵盖马佛青的会员团体、职事人员及广大的佛教青年。

出版

本着以文字弘扬佛法的宗旨,马佛青成立三十五年来,一直不遗余力的进行出版工作。马佛青目前出版中英文定期刊物:如佛教文摘、Eastern Horizon和佛教青年及不定期丛物。往后,马佛青将继续在质和量上提升马佛青的出版物。

展望三:组织的卓越

马佛青欲成为马来西亚佛教青年的领导者,就必须在对外履行时代的关怀的同时,对内提升组织之行政及操作,以达致组织的卓越。

良好的沟通及协调是组织卓越的先决条件之一。这包括统一各联委会的组织架构,以和总会的架构对应。同时致力建立明确的作业及行政系统和提升纵向和橫向的沟通,以让各个岗位工作者明了其职责及权限,并清楚知道其他委员会所进行的工作。为加强沟通及协调,马佛青也将推行在线工作流程系统。

良好的作业环境是组织卓越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马佛青将透过各类交流及训练活动以塑造各职事人员之间的良好工作关係、同时也将照顾受薪人员及义工的福利,并将马佛青发展成为佛教工作者一个弘法利生的理想平台。作为一个非营利的宗教组织,马佛青给予献身其中的佛教工作者最大的回报即是塑造一个相互扶持的成长环境,让大家在这个组织里内修外弘,共同成长。

组织的卓越和有效率的资源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尽管为一个非营利组织,确保长远的财务稳定也是马佛青所必须重视的。财务上的自立也可让马佛青保持其自创立以来所坚持的独立性。

总结

马佛青在1970年创立时便立下“作为马来西亚所有佛教青年之全国性组织”的宗旨以促进青年遵守佛陀律仪,实践佛陀教理。从其第五个六年计划仍然延续了前四个六年计划看来,三十五年后的今天,马佛青仍秉持前辈们的理念,唯也注入了新的方向以回应当代佛教的需要。因此在提出六年计划“成为马来西亚佛教青年领导者”的发展方向之后,马佛青还提出了“发展大马佛教”之口号。看来,马佛青在致力发展成为佛教青年领导者的同时,也放不下历史的包袱而不敢或忘发展大马佛教的重任。

过去的三十五年,马佛青对大马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和重要的贡献。这些贡献对大马佛教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展望未来,我们仍然看到马来西亚佛教青年的热诚和理想,秉承佛陀的大悲、大智、大雄力的精神感召佛教青年及佛教团体共同建设大马佛教。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僧俗互动的原则 ——在家信众的参考

【本文为2010年10月17日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主办之《僧俗清净行》研讨会之讲义】 提要 什么是正确的僧俗互动?僧俗互动中,我们要遵守哪些原则呢?本文尝试提出在僧俗互动中,在家弟子所应该把握的原则作为各位的参考。 僧俗互动其中一个很好的指南,应该就是佛陀在善生经中所说的在家信徒和宗教师的伦理观。综合善生经的内容,在僧俗互动中,在家众对出家众必须做到两大原则,即「恭敬」和「护持」。然而过犹不及,因此在家众得要恪守「合理的供养」的原则。 但是僧俗都不完美,都有瑕疵。在瑕疵面前,作为在家人,在和出家众的互动中,我们还应该恪守一个借用《卡拉玛经》的大原则:「增长僧俗修行的互动可为,反之则不可为。」在遵照以上大原则行事有困难之际,我们需要以下的辅助原则来协助我们在家人和出家人的互动:(一)僧俗既有别又平等、(二)尊重法师、保护自己及(三)出家不等同于超凡入圣。 我们不能回避在家人如何处理出家人有过错的问题。「默摈置之」的处理方式应该仅限于在佛教的轻戒律或个人修行问题上犯错的比丘而言。对于一些牵涉到大众利益,牵涉到国家律法的事,在家众还得协助受害者走出黑暗和痛苦,甚至于协助受害者寻求正义。 在佛教组织里头,组织伦理必须超越僧俗伦理。出家人在组织里头有时候需要纯粹以一个组织的成员的身份来互动。譬如出家众也得依从一人一票的组织伦理。但是僧俗互动的「恭敬」原则,在家人还是得时时铭记于心的。

我所知道的一行禅师

本文应《慈悲》之邀而作。发表于第73期《慈悲》杂志。 一行禅师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佛教高僧之一。尤其在西方社会,他的知名度或许仅次于达赖喇嘛。一行禅师更是我所非常崇敬的法师。出于对大师的崇敬,我对师父不敢刻意的亲近。所以这次一行禅师到来马来西亚,我也没和禅师有个人的互动。所以我所知道的一行禅师,都是从他的著作、他的开示中而知的,当然也包括了参加他的静修营而得到的领会。 我拜读过几本禅师的著作,在他来马来西亚弘法之前,也曾在曼谷聆听过一场他的开示,受益良多。同时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及文章里引用他的话。我对一行禅师的崇敬不仅限于禅师在佛法上的修持,还在于他提倡的「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 或译成「人间佛教」)。他在接受美国佛教杂志Shambhala Sun的访问时,针对入世佛教这么说道:「入世佛教就是佛教。当炮弹开始投向人民时,你不能总是留在禅堂。禅修是对现象的认知,不只是发生在你身识里头的,还包括发生在你周遭的一切。」

施與受的道德天平

本文為《普門》雜誌邀稿,發表於二〇一一年九月號。 最近國內一些富豪,計劃以博彩盈利來資助華文教育。除了政府教育政策的爭論,這課題 也引起了道德上的爭議。其實類似的「道德矛盾議題」在佛教界一直都在討論着。我大學 學佛時,同學們就愛爭論:「如果你殺一人可以救更多人,那麼殺這個人究竟是造惡業還 是造善業。」如果我們做一件壞事,卻可以有好的結果,那麼這事究竟算是好事,還是壞 事?從以上「賭博資助教育」案例,佛教界也不免會「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有人用不清 淨的財物布施,其行為是否有功德?佛教道場又是否應該接受? 布施是趣向佛道的重要修行。不管是南傳的十波羅蜜或北傳的六波羅蜜,布施都位居第 一。波羅蜜者,即登彼岸,也即是說要成道,非行布施不可。經典中也記載了很多佛陀對 布施的開示。在《大智度論》就提及布施有二種:有淨,有不淨。「不淨施」有:「或有 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 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 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明顯 的,以上「不淨施」中並不包含以不淨之財物來行布施。 中部尼柯耶第一四二《施分別經》中佛陀如是指出: 「阿難!於此有四種之施清淨。何者為四? 阿難!施之由施者為清淨而非由受者。 阿難!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 阿難!施之非由施者為清淨亦不由受者。 阿難!施之由施者清淨而亦由受者。」 然後,佛陀對此四種施清淨進一步做出解釋。對第二項,佛陀開示道: 「阿難!如何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阿難!茲有施者是惡戒惡法而有諸受者,是其戒善法。阿難!如是者,施是由 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來自緬甸的Saya U Chit Tin大師如此解釋:「即使施者是不道德 的、並不從正道獲取所布施的財物、並不正信因果、並沒有正確的心態,但是如果受者是 有德行的,那麼有關布施則因受者而清淨,有很大的功德。」 從以上的經文理解,對不淨財布施,佛陀的開示可能和我們一般的想法相反。從經文中,我們看到佛教其實認同,即使用非淨財布施,如果布施給清淨的受者,其也一樣有功德。但是據Saya U Chit Tin大師的解釋,以不淨的財物布施,雖然也算是善行,但是其功德還是不如以清淨的財物布施。「其結果之不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