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 2010

公平公正才能实现宗教和谐

【2007年沙巴及纳闽佛陀日庆典马佛青总会长致辞】 首先我谨恭贺2007年度沙巴及纳闽佛陀日庆典的成功举行。 佛陀日或卫塞节是全体佛教徒三期同一庆的节日。卫塞是古印度的一个月份名称,一般上是落在阳历的五月。在公元前623年的卫塞月的月圆日,后来觉悟成佛的悉达多太子诞生了。三十五年后,也是在卫塞月的月圆日,出家后的太子在菩提树下觉悟真理而成为佛陀。弘法利世四十五年,佛陀在拘尸那拉城外的婆罗双树间进入涅槃。 2007年是马来西亚建国五十周年。作为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自独立以来国家领袖便将种族和谐看成是建国最重要的基石。虽然种族和谐的重要依然不可忽视,但是我们更不可忽略今时今日的我国,宗教和谐其实已变得比种族和谐来得更加迫切。因此2007年的卫塞节主题便以此为立足点,而定为:宗教和谐、建国基石。 宗教虽是出世间或神圣的,但宗教和谐或者宗教分歧追根究底却是人为的。所以我们依然需要以世俗的方式应对。我认为宗教和谐就像人和人之间的相处一样,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公义上。在我国这个多元宗教的国度里,唯有各宗教的教众认为他们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时,宗教和谐才可能实现。唯有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他们站在平等的平台时,宗教徒之间的和谐相处才可能是真正发出内心和持久的。 其实所有正信的宗教都热爱和平,并要求其信徒和他人和谐相处。但是有些教徒因为过度推崇个人的宗教信仰,而认为自己的宗教比所有的其他宗教都来的优越,因此无法尊重他人的宗教,有者更因此无法理智的看待宗教之间的不同,甚至付之于极端举动来解决宗教的分歧。因此我认为各宗教内部应该强化平衡力量。所有国内的宗教在宣教的过程当中,应该提醒其教徒们,我国是个多元宗教的国家,我们奉行的只是其中一个宗教,而不是唯一的宗教,因此必须尊重他人的宗教。当我们认为自己的宗教最优越时,别人一样认为他的宗教最优越。作为佛教徒的我们,相信都有如此的醒觉。 宗教和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宗教和谐却是这个国家不可或缺的建国基石。趁我们在佛陀日愐怀佛陀之时,也让我们学习佛陀的大悲大智,并有足够的智慧去体现宗教的和谐。

爱教心•护法行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2007年护法行推展礼总会长献词】 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佛教朋友们出席今晚的马佛青2007年护法行推展礼。以动员人数的角度来看,护法行可说是马佛青最大的活动。此项每三或四年举办一次的护法行,不僅僅让马佛青的所有会员团体参于,会员团体的所有会员,乃至于马佛青所有的附属会员也都能参于其盛。是一个最好体现马佛青彼此一家的活动平台。 马佛青是一个由国内超过二百六十个佛教团体组成的全国佛教青年组织。而这些佛教团体遍布全国各地。由于马佛青的全国及州理事都是义务性质的,再加上佛青总会人力财力上的局限,要和所有的会员团体保持密切的联系一直是我们一个很大的挑战。护法行则是让全体会员团体和马佛青联系的其中一个最有效的平台。与此同时,护法行也让同一州内的佛教团体可以有更多的互动和合作。 护法行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展示了马佛青和散布全国各地会员团体及其会员们休戚与共的关系。从中也带出了更深一层意义,即马佛青的生存有赖于每一个个人微薄的力量的汇聚,真正体现了集沙成塔、集腋成裘的精神意义。 支持马佛青的生存,广义的说,也即是支持马来西亚佛教的发展。因为自1970年成立以来,马佛青便以发展大马佛教为己任,多年来不间断的在各个服务领域,如训练、弘法、教育、文化、福利和出版,推展各类的活动,以及通过大专协调委员会、青少年事务委员会、附属会员局和最近的国民服务委员会对社会上各个年龄层青年的接引。马佛青的活动对象,一方面是作为其会员团体的佛教会,另一方面则是广大的佛教青年。实际上,在马佛青的前二十年的重点工作,就是协助成立佛教会以及提供行政、组织及领袖训练以加强各佛教会的能力。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佛教机构,马佛青多年来也积极的针对各类时事表达佛教的立场及观点。作为佛教青年,我们必须发挥青年对时代脉搏的熟悉和对时代变迁的敏感,及时发表对时事课题的评论,以表达佛教的立场。马佛青曾对前首相敦马哈迪的“马来西亚是回教国”的宣示表示不认同,也针对回教党的回教刑事法提出反对,更对民事法庭多宗无法维护非穆斯林的宪法权益及基本民权的案件,表达深切的关注。此外,针对社会现象和科技的发展,马佛青也尝试提出佛教的观点,如基因改造食品、克隆、变性人、同性恋、设计婴儿等等课题。 我们希望马佛青多年来所进行的建设佛教和维护佛教的工作,能获得教内乃至社会大众的认同,并将此认同转化为对马佛青

青少年学佛需要导师引导

【2007年全国佛青之友导师交流营献词】 马佛青于二〇〇四年推出第五个六年计划时,定下了“成为马来西亚佛教青年的领导机构”的目标。要达致这个目标,马佛青就绝对必须凝聚国内佛教青年的力量。马佛青将通过不同管道去接引不同阶层之佛教青年学佛,如青少年、中学生、大专佛青及社会上之佛教青年,并提供各式训练以提升他们之领袖素质及办事能力,更同时提供平台供他们施展服务佛教的抱负。 马佛青的章程虽明确表明青年的定义为十二岁至四十岁。但是除了在创立初期,马佛青的重心都是在大专或二十岁以上的青年。由于有如此的认识,马佛青遂在第五个六年计划提出必须重视青少年及中学生这一个年龄层的佛教青年。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在质和量上提升青少年佛教徒的方法是透过中学佛学会及佛教会成立佛青之友。与此同时,马佛青也将协助有条件的中学成立佛学会及有意愿的佛教会成立佛青之友。另一方面,马佛青也将拟定活动指南作为中学佛学会及佛青之友办活动的参考。 然而这一切都还不足,我们认为中学佛学会及佛青之友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引导他们的导师,这些导师可以是中学佛学会的顾问老师、佛教会母会里督导或带领佛青之友的负责人、青少年佛学班的老师们、乃至于所有有志于佛教青少年的培训工作者。青少年导师如果质量兼备,佛教青少年的培育工作肯定将有更大的作为。马佛青愿在这方面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项“2007年全国佛青之友导师交流营”只是一个起步,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有志人士,可以和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设大马佛教。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 总会长廖国民 写于2007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