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2006国州联席会议献词】
今天的马佛青国州联席会议是自六月的代表大会之后,马佛青新届全国理事及各州联委会理事的第一次全体会议。许多理事们之间也许今天还是头一遭碰面。曾有弟子对佛陀说,拥有同修的朋友—kalyana mitra—是修行的一半。佛陀纠正他说:拥有同修的朋友是修行的全部。在马佛青这个大家庭里,我们都是彼此的同修。希望大家好好珍惜这两天的机会,多和身边的朋友建立友谊,为自已及佛青总会储备许多善缘。
一如以往,国州联席会议的目的是为检讨过去及策划未来一年的活动。当然这些活动都以马佛青第五个六年计划为蓝本。为配合第五个六年计划的推行,马佛青已于去年在沙巴的国州联席会议推展了“马佛青形象与沟通平台”,同时提出了“共同建设大马佛教”的标语。“大马佛教”指的并不是一个思想体系,它有别于“南传”或“北传佛教”的思想体系。“大马佛教”纯是表示某个地理位置上的佛教状况。这里的“佛教”指的是作为一个宗教的佛教,而不是指教义上的佛教。简单的说“大马佛教”指的是在马来西亚这片国土上的佛教。“建设”在质上则包含了提升大马佛教徒对佛法的掌握、加强他们对佛教的宗教情操以及提高大马佛教团体的组织能力和佛教领袖的领导素质。在量上,则是壮大大马佛教社群。
协助成立佛教会以及提供行政、组织及领袖训练以加强各佛教会的能力正是马佛青自创立以来,对大马佛教建设的不懈努力。发展到今天,马来西亚的佛教会都已经相当壮大,也可以说许多已经不再需要马佛青在各方面的协助。当孩子能力不足时,父母助予一臂之力,那么当孩子长大有成时,便是一家人共同打拼的时候了。同样的,如果说过去是马佛青总会提供资源予会员团体,那么今日的马佛青总会应该是结合佛教团体的力量,共同推动大马佛教的建设工作。因此现在的马佛青总会和会员团体的互动模式也应该开展出新的格局。于是在九十年代便开始提出的“建设大马佛教”,到了今天也自然的该变成“共同建设大马佛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的是,马佛青州联委会扮演了非常重要与珍贵的中介者角色。多年来我们不断强调州联委会的主要工作是联系州内的会员团体,而不是办活动。而我们却往往忘了,这两者其实是可以联贯起来的。活动其实正是沟通与互动的最佳管道。我希望所有的州联委会都可以在各自的州内,联合州内的会员团体共同筹办总会所提出的各种活动。共同筹办活动即是同事,也就是四摄法的其中一种方法。通过共同办活动,州联委会自然将和团体有密切的联系,也能有效的响应总会的活动,并让会员团体共享资源,可谓一举多得。在这过程中,团体也更容昜感受到州联委会的领导角色。
除了和会员团体的互动之外,马佛青总会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接引青少年。这也切合了本会章程里所提到的:作为马来西亚所有佛教青年之全国性组织以促进青年遵守佛陀律仪,实践佛陀教理。马佛青成立三十六年来不断的在各个服务领域,即训练、弘法、教育、文化、福利和出版,推展各类的活动,以及通过大专协调委员会、青少年事务委员会、附属会员局和最近的国民服务委员会接触社会上各个年龄层的青年,也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佛教。
所谓投其所好,我们必须以现今年轻人喜爱的事物去接近他们。因此我们必须有更创新、更具有吸引力的活动,让年轻人参于。目前青年的定义为十二岁至四十岁。这是一个很大的年龄层。三十岁以上的青年的需求肯定和十余二十岁的青年有极大的不同。因此我们的活动必须多样和多元。马来西亚的佛教青年,虽然以受华文教育的华裔为绝大多数,但是也仍然有为数可观的非华文教育者乃至非华裔。因此,以中英文为媒介语的活动,马佛青也必须兼顾。
以上的种种是我们在这两天拟定来年活动计划时必须考量的要点,也是我们在策划及执行活动时必须做到的事项。
大家应该都已知道,我国政府通过青年体育部,预料将在下个月在国会提呈通过“2006年青年团体法令”。此法令通过后,对佛青总会带来的影响会有多深远,目前仍难于定论。我们将尽可能将此事件转化成建设大马佛教的契机。有一点可以肯定却是,佛青总会将坚持和会员团体共同建设大马佛教的意愿,的此外,佛青总会也将我谨这番话和大家共勉之。但愿马佛青能感召所有的佛教青年,再联合所有会员团体的力量,共同建设大马佛教。
(2006年8月)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