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青少年佛教教育发展哪哩走?

整理:骆慧春

为了配合马佛青总会将于今年底于森州瓜拉庇劳举办的全国佛教青少年生活营,该筹委会特此邀请了

1. 马佛青前总会长亦是历任下霹雳佛教会青年组“缘之家”导师的钟汉源
2. 马佛青总会署理总会长廖国民
3. 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注册辅导员及马佛青“心灯”小组主席的李志祥及
4. 资深的青少年佛教教育工作者林秀枝

来探讨佛教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发展。众人于2005年10月2日下午2时在马佛青总会进行了一场题为“马来西亚青少年佛教教育发展的现况与展望”的座谈会。在主持人兼马佛青全国佛教青少年生活营筹委会主席薛振荣的带领下,四位主讲人从各个角度对国内青少年佛教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做了一番交流探讨。

薛:早在80、90年代青少年学佛风气蓬勃,能不能请大家谈谈自己当时做为一个带动者、参与者或观察者的所闻所思?

钟:我本身在当时是担任下霹雳佛教会青少年组缘之家的导师,我们联系了安顺5间中学佛学会的顾问,成立了一个联谊会并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联谊会主要是给予佛学会财力和人力上的资源。我们将全年活动分为大中小型活动,各个团体轮流举办区域性的大型活动,从中累积经验。当时的下霹雳佛教会的青少年生活营由于落足心思的策划,很受欢迎,赢得了地方的口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策划具有创意的活动及安排讲师,是活动有素质与否的重要因素。再来就是掌握了年轻人的需要,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廖:我本身在中学时受在大专学佛的哥哥所影响而认识佛教。80年代末,马六甲当时联系中学佛学会的 MBYS有一班中学生以释迦院为活动基地,利用这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举办了全甲佛教话剧比赛、佛教常识比赛等,还在报章媒体广泛宣传,也有社会人士前来参与。他们的态度自动自发、活动素质也相当高。建立一个这样的联络网,有助于强与弱的团体在同一团队里互相提携与合作,在组织上无疑发挥了雁群效应。

李:我本身学佛时间不久。由于有在教育领域的工作经验,从大量的青少年活动中累积了对青少年的认识与了解。青少年阶段所要面对的挑战主要是要学习面对自己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与当代的时代与环境之下所要做的自我调整与适应。资讯发达的现时代,青少年的接触面和选择更广,他们实在有做不完的事和玩不完的玩意儿。

林:我是在1994年在理大读书时开始学佛。直到三年前,我和先生一起开始带领吧生滨海佛学会青少年组,这才发现要去了解中学生的需要其实是个挑战。事实上,在开始阶段,自己和学生的期望是有所冲突的。青少年的傲慢心蛮强的,有时自己需要扮小丑,但是是个受尊重的小丑。我用了三年的时间去跟的他们建立关系,很欣慰开始看到一点点成果。

薛:请各位从各自的观察与经验谈谈青少年佛教教育应该具备怎样的内涵或特质?发展现况如何?

钟:少人发心带动青少年活动是个困境。随着一些法师在大专佛学会主持较有系统的课程,近代的大专佛青法义上的掌握确实有所提升。但当一些大专毕业生以少事少务少恼为个人期待时,自然就少了愿意回到地方佛教会,费心费力推动青少年佛教教育的人。我认为大专毕业生如果有世间充满杂染、不清净及厌世的观念,不只展现不出生命的的活力,而且容易眼高手底,结果是因为曲高和寡而失去大部分群众。我认为大专生掌握层次上的学习进程是重要的,世间善法必须先确立。成功自利后才利他或在利他过程中完成自利,胥视菩提心的培养与发挥。

廖:青少年这时期的发展将决定其人生价值观。佛教教育分为正规与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可说是佛学班这样的性质,而我认为生活营及歌曲游戏等都是佛教教育的一环。而其重点其实在于培养青少年对佛教的好感及信心,使他们愿意进一步认识三宝让其成为人生的指引,义理的研究是其次。人是群居的动物,青少年更需要有一班朋友伴随成长,拥有共同的美好回忆,最后让佛教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李;我以三个比喻来做三个时代的青少年的精神面貌。我们父母的年代可称为“蚂蚁时代”,那是一种“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然后进入“蚱蜢时代”,青少年是是“哪里好,我就往哪里去”的;接着是“蟋蟀时代”,那是大家很会讲,可是无向心力的一代。我们需要先认清这就是由女佣带大、电脑陪大、电子游戏机喂大的一代。再来谈现代青少年的特征,他们最重视的是感觉,素质是其次。然后,就是寻求刺激与满足,他们不喜欢吃力、思考的东西,要很容易消化的东西。另外他们的感情需要很强烈,感性消费,而且以自我为中心。

我认为佛教青少年教育含盖两个层面,第一是核心思想也就是佛教义理的部分,第二是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或者是方便。我始终认为“人”永远是教育的最好工具。那么就要谈谈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3种特质。第一是外型外貌:英俊俏丽的当然占优势、第二是才华:会吉它创作等的能加分、第三是性格特质:活力型或关怀型。怎样去接引青少年方法是其次,教育者的人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林:我想我既无样子,又无才华(笑),只有性格还算可以,因为自己够“三八”,是那种可以抱着学生跟他们说“我爱你”的老师。学生总有种观念:认为大人一定比他们有钱,因此常有叫老师请客、甚至有请COFFEE BEAN的要求。事实上,我发现这些中学生的消费都很高。有些一个月的电话费高达数百元。真的没钱的,就会MISCALL老师,这是叫老师回电的讯号。

在去年俄罗斯车臣学校爆炸案发生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给学生。我们以音乐、剪报等让学生投入那个现场的情境,他们自己为自己绑上绳子,想像自己的弟妹遭到了伤害。这样一个活动足以启发学生许多人生的思考,思考父母对他们的期待和他们的人生与家庭的关系。我要说的是佛教教育包含很多,那要看老师可以掌握的是什么。

有时,我和先生载学生去星洲日报听讲座,一辆车坐7个人。他们不见得对内容真的很有兴趣。但是就是喜欢那种大家贴在一起,一起宵夜的气氛和感觉。他们觉得以这样的方式跟佛学班的同学在一起很开心。跟学生建立了越好、越彼此信赖的关系,越容易引导学生,就算要带他们去禅修,也是绝对可能的。

有时更大的障碍是在于跟家长的沟通,一些家长对师父的印象仍然很负面。学生也跟我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这种活动很闷的。”可是去年我们落足心思,早早邀约了开顺法师前来带领生活营,开顺法师用《西游记》的故事吸引住学生,其运用的善巧方法,加上整体制造配合的环境,真的彻底改变了他们对出家人和佛教的刻板印象,开始提起了他们学佛的兴趣与信心。

薛:请大家谈谈大家对青少年佛教教育的展望或期待。

钟:我想第一、是加强师资的培训,以期教界能有栽培训练相应于时代需求的人才。第二、是设计有阶段和层次的系统化课程,供青少年团体使用。第三、是走出寺院或佛教会,走入群众,让青少年活动变成是在时代广场等公共场所中容易接触到的。

廖:青少年需要的是人际关系,中学佛学会和佛教会青少年组的联络网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立与发展导师团的工作将辅助佛学会的发展,这是一种前瞻性的工作,佛青总会也计划每两年出版青少年活动指南。

李:对佛教的青少年工作,我有三个展望与期待。第一、生活化与活泼化。以结合影象的方式透过媒体,让青少年感受到佛教的亲和力。时代面貌随机万变,但爱人与被爱的需要是千古不变的。我认为凡与正法相应的,必有当代的善巧,其中的拿捏不必订下生硬的标准,应放轻松去看待。第二、组织化与专业化。将财力与人力资源形成联络网,巧妙结合。由于青少年工作的日趋复杂与不简单,青少年教育工作者自己须有所成长及朝向专业化。第三、总结经验使实质经验可以流传,不会因人的流失而失去。

林:在征求生活营辅导员的过程中,常会发现其实各个佛团都很用心在办青少年生活营,但能力都有限,何不探讨以合办的方式以共享资源?另外就是现代儿童也有许多问题,可以预见这些未来长成的青少年会有更多需要去“收拾”的状况。期待马佛青总会在从儿童、青少年到大专的佛教教育部分都兼顾到,这样才能确保法脉流传下去。

(23/10/2005)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僧俗互动的原则 ——在家信众的参考

【本文为2010年10月17日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主办之《僧俗清净行》研讨会之讲义】 提要 什么是正确的僧俗互动?僧俗互动中,我们要遵守哪些原则呢?本文尝试提出在僧俗互动中,在家弟子所应该把握的原则作为各位的参考。 僧俗互动其中一个很好的指南,应该就是佛陀在善生经中所说的在家信徒和宗教师的伦理观。综合善生经的内容,在僧俗互动中,在家众对出家众必须做到两大原则,即「恭敬」和「护持」。然而过犹不及,因此在家众得要恪守「合理的供养」的原则。 但是僧俗都不完美,都有瑕疵。在瑕疵面前,作为在家人,在和出家众的互动中,我们还应该恪守一个借用《卡拉玛经》的大原则:「增长僧俗修行的互动可为,反之则不可为。」在遵照以上大原则行事有困难之际,我们需要以下的辅助原则来协助我们在家人和出家人的互动:(一)僧俗既有别又平等、(二)尊重法师、保护自己及(三)出家不等同于超凡入圣。 我们不能回避在家人如何处理出家人有过错的问题。「默摈置之」的处理方式应该仅限于在佛教的轻戒律或个人修行问题上犯错的比丘而言。对于一些牵涉到大众利益,牵涉到国家律法的事,在家众还得协助受害者走出黑暗和痛苦,甚至于协助受害者寻求正义。 在佛教组织里头,组织伦理必须超越僧俗伦理。出家人在组织里头有时候需要纯粹以一个组织的成员的身份来互动。譬如出家众也得依从一人一票的组织伦理。但是僧俗互动的「恭敬」原则,在家人还是得时时铭记于心的。

我所知道的一行禅师

本文应《慈悲》之邀而作。发表于第73期《慈悲》杂志。 一行禅师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佛教高僧之一。尤其在西方社会,他的知名度或许仅次于达赖喇嘛。一行禅师更是我所非常崇敬的法师。出于对大师的崇敬,我对师父不敢刻意的亲近。所以这次一行禅师到来马来西亚,我也没和禅师有个人的互动。所以我所知道的一行禅师,都是从他的著作、他的开示中而知的,当然也包括了参加他的静修营而得到的领会。 我拜读过几本禅师的著作,在他来马来西亚弘法之前,也曾在曼谷聆听过一场他的开示,受益良多。同时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及文章里引用他的话。我对一行禅师的崇敬不仅限于禅师在佛法上的修持,还在于他提倡的「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 或译成「人间佛教」)。他在接受美国佛教杂志Shambhala Sun的访问时,针对入世佛教这么说道:「入世佛教就是佛教。当炮弹开始投向人民时,你不能总是留在禅堂。禅修是对现象的认知,不只是发生在你身识里头的,还包括发生在你周遭的一切。」

施與受的道德天平

本文為《普門》雜誌邀稿,發表於二〇一一年九月號。 最近國內一些富豪,計劃以博彩盈利來資助華文教育。除了政府教育政策的爭論,這課題 也引起了道德上的爭議。其實類似的「道德矛盾議題」在佛教界一直都在討論着。我大學 學佛時,同學們就愛爭論:「如果你殺一人可以救更多人,那麼殺這個人究竟是造惡業還 是造善業。」如果我們做一件壞事,卻可以有好的結果,那麼這事究竟算是好事,還是壞 事?從以上「賭博資助教育」案例,佛教界也不免會「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有人用不清 淨的財物布施,其行為是否有功德?佛教道場又是否應該接受? 布施是趣向佛道的重要修行。不管是南傳的十波羅蜜或北傳的六波羅蜜,布施都位居第 一。波羅蜜者,即登彼岸,也即是說要成道,非行布施不可。經典中也記載了很多佛陀對 布施的開示。在《大智度論》就提及布施有二種:有淨,有不淨。「不淨施」有:「或有 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 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 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明顯 的,以上「不淨施」中並不包含以不淨之財物來行布施。 中部尼柯耶第一四二《施分別經》中佛陀如是指出: 「阿難!於此有四種之施清淨。何者為四? 阿難!施之由施者為清淨而非由受者。 阿難!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 阿難!施之非由施者為清淨亦不由受者。 阿難!施之由施者清淨而亦由受者。」 然後,佛陀對此四種施清淨進一步做出解釋。對第二項,佛陀開示道: 「阿難!如何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阿難!茲有施者是惡戒惡法而有諸受者,是其戒善法。阿難!如是者,施是由 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來自緬甸的Saya U Chit Tin大師如此解釋:「即使施者是不道德 的、並不從正道獲取所布施的財物、並不正信因果、並沒有正確的心態,但是如果受者是 有德行的,那麼有關布施則因受者而清淨,有很大的功德。」 從以上的經文理解,對不淨財布施,佛陀的開示可能和我們一般的想法相反。從經文中,我們看到佛教其實認同,即使用非淨財布施,如果布施給清淨的受者,其也一樣有功德。但是據Saya U Chit Tin大師的解釋,以不淨的財物布施,雖然也算是善行,但是其功德還是不如以清淨的財物布施。「其結果之不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