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佛教的婚姻与家庭观

【本文为「婚前教育与咨询」义工人员培训课程之讲义。该课程由雪兰莪妇女前进协会及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于2006年联办】

佛教的婚姻观
  • 佛教是一个开明、民主及允许自由思考的宗教。因此对于许多时事课题,佛教允许各人可以有不一样的观点。
  • 佛教是强调出离的,唯也认同世俗生活。
  • 佛教经典中,谈及世俗生活的不多,主要是因为佛陀大部份时间都是对出家众说法。
  • 对佛教而言,婚姻是个人的选择,而不是宗教义务。佛教不强制在家信徒必须结婚。
  • 男女皆可自由的选择结婚或单身。
  • 佛陀在吉祥经里表示,有妻儿的陪伴是真吉祥。
  • 对于如何达致婚姻的美满,佛陀有许多的教诲。

婚礼
  • 对于婚礼,佛教没有特定的仪式或要求。
  • 佛教承认不同国家或文化的人所奉行的传统仪式。因此佛教婚礼各地不同。
  • 一般上,婚礼可在寺廟或家里头进行,给予新人祝福和劝导。

婚姻生活
  • 在 Anguttara Nikaya 中,佛陀在给 Nakulapita 和 Nakulamata 开示时说:夫妻若要长久生活在一块,必须具备相同的信仰、相同的品德、相同的宽容和相同的智慧。换句话说即是有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 由此引申,应用在两人的相处上即是:彼此信任、彼此关怀、彼此包容、彼此了解。
  • 达摩难陀长老说:美好的婚姻应该建立在互相了解和彼此的忠心,而不是一时的激情和纵情。
  • 婚姻生活里,绝不能有谁优谁劣的比较,夫妻应扮演着互補的角色,给予对方能量和鼓励,并互相支援和彼此欣赏。
  • 婚姻是属于平等、温柔、宽大、从容、奉献的关系。
  • 一般上被认同的夫妻相处之道,佛教是认可的。

婚姻中的宗教冲突
  • 结婚不表示两个人完全融成一个乃至于失去自个的个性。
  • 当宗教强制要求夫妻两人都必须拥有同样的宗教信仰或标签,其就否决了个人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人权。
  • 佛教接受在同一家庭内存有其他宗教。
  • 佛教徒不要求其伴侣必须归依佛教,但也不能因此放弃自己的信仰。

佛教对性的观点
  • 性本身并不是邪恶的。
  • 佛陀曾说,他不曾见过有什何东西比女人更吸引男人。反之亦然。
  • 达摩难陀长老表示,在所有可给人欢愉的事物中,没有一样如异性的身躯能给人所有五种感官上的欢愉。
  • 性应是男女关係中的感情的最高升华。婚姻生活中,性和爱无法分开。
  • 虽然在家人是允许有性生活,但必须强调的是,佛陀将不邪淫列为五戒之一。

夫妻应履行的责任

依据佛教的教诲,妻子应该:
  • 爱丈夫
  • 关心丈夫
  • 做家务
  • 忠于丈夫
  • 照顾孩子
  • 节俭
  • 准备饭食
  • 丈夫失落时,给予安慰
  • 温柔亲切
丈夫则应该:
  • 温柔体贴
  • 殷勤周到
  • 待人和气
  • 给予妻子安全感
  • 公平合理
  • 忠心
  • 诚实
  • 当一个好伴侣
  • 支持妻子
在善生经里,佛陀说妻子必须以五事对待丈夫:
  • 善持家务
  • 善摄眷属
  • 忠心贞节
  • 善护财物
  • 勤勉操劳
丈夫也应以五事对待妻子:
  • 殷勤周到
  • 不轻视
  • 守贞节
  • 给予托付
  • 购予服饰

避孕与堕胎
  • 佛教经典里头没有要求佛教徒必须生多少孩子或一定得生孩子。
  • 所有夫妻可自由使用任何方法避孕。
  • 避孕是防止一个生命的产生,因此不属于杀生。
  • 然而佛教不认同墮胎,因为那牵涉到夺取一个生命。

对子女的义务
  • 也许婚姻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抚育孩子。
  • 佛陀说过人最大的挑战就是调伏其心。
  • 一个孩子从出生、成长到成人,父母亲拥有绝对的责任培育其心识的发展。孩子将来是否成为有用的人,取决于其心识的培育。
  • 佛教徒父母可用佛陀所教导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来抚育孩子。
  • 当孩子调皮不听话时,父母可以慈无量心来应对。感受到父母慈心的孩子也将散发同样的慈无量心。
  • 当孩子焦虑耍脾气时,父母要以悲无量心应对。
  • 少年时期的孩子开始得面对成长的压力,因此会变得叛逆。这时期的父母要多应用悲无量心。
  • 父母要以喜心接受孩子的成就,而不是要他们依自己的喜好或满足自己虚荣。
  • 要培养自立的孩子,父母就必须应用舍无量心。
  • 当孩子终于长大,必须发展自己的事业或成立家庭时,父母更到了应用舍无量心的时候了。
在善生经里,佛陀教导父母亲应如何抚育孩子:
  • 劝导孩子远离恶业
  • 教导孩子多行善业
  • 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
  • 在适当时,将财富交托他们。

佛教对离婚的看法
  • 如果夫妻依教奉行,应该不会以离婚收场。但是佛教是不禁止离婚的。
  • 如果夫妻两人真的无法在一起,他们有权选择分手。分开总比痛苦的生活在一起来得好。
  • 夫妻若选择离婚,必须以谅解的心接受,而不是制造更多的憎恨。
  • 若有孩子,孩子的未来和褔利必须作为第一考量点。必须将离婚对他们造成的伤害減至最低,并协助他们调适。


参考资料:
  1. Ven. Dr. K. Sri Dhammananda: “A Happy Married Life (A Buddhist Perpective); The Buddhist Missionary Society”, Malaysia, 1987.
  2. Bhikkhu Khantipalo: “The Buddha’s Words”; Buddhist Gem Fellowship, Malaysia, 1994.
  3. Ven Pandit P. Pemaratana Thero: “Sigalovada Sutta – The Code of Discipline For Layman”; Mahindarama (Sri Lanka) Buddhist Temple, Malaysia, 1975
  4. 隆根法师:《佛说善生经讲记》;新加坡南洋佛学书局;1976
【2006年3月】

佛教的婚姻观 佛教是一个开明、民主及允许自由思考的宗教。因此对于许多时事课题,佛教允许各人可以有不一样的观点。 佛教是强调出离的,唯也认同世俗生活。 佛教经典中,谈及世俗生活的不多,主要是因为佛陀大部份时间都是对出家众说法。 对佛教而言,婚姻是个人的选择,而不是宗教义务。佛教不强制在家信徒必须结婚。 男女皆可自由的选择结婚或单身。 佛陀在吉祥经里表示,有妻儿的陪伴是真吉祥。 对于如何达致婚姻的美满,佛陀有许多的教诲。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僧俗互动的原则 ——在家信众的参考

【本文为2010年10月17日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主办之《僧俗清净行》研讨会之讲义】 提要 什么是正确的僧俗互动?僧俗互动中,我们要遵守哪些原则呢?本文尝试提出在僧俗互动中,在家弟子所应该把握的原则作为各位的参考。 僧俗互动其中一个很好的指南,应该就是佛陀在善生经中所说的在家信徒和宗教师的伦理观。综合善生经的内容,在僧俗互动中,在家众对出家众必须做到两大原则,即「恭敬」和「护持」。然而过犹不及,因此在家众得要恪守「合理的供养」的原则。 但是僧俗都不完美,都有瑕疵。在瑕疵面前,作为在家人,在和出家众的互动中,我们还应该恪守一个借用《卡拉玛经》的大原则:「增长僧俗修行的互动可为,反之则不可为。」在遵照以上大原则行事有困难之际,我们需要以下的辅助原则来协助我们在家人和出家人的互动:(一)僧俗既有别又平等、(二)尊重法师、保护自己及(三)出家不等同于超凡入圣。 我们不能回避在家人如何处理出家人有过错的问题。「默摈置之」的处理方式应该仅限于在佛教的轻戒律或个人修行问题上犯错的比丘而言。对于一些牵涉到大众利益,牵涉到国家律法的事,在家众还得协助受害者走出黑暗和痛苦,甚至于协助受害者寻求正义。 在佛教组织里头,组织伦理必须超越僧俗伦理。出家人在组织里头有时候需要纯粹以一个组织的成员的身份来互动。譬如出家众也得依从一人一票的组织伦理。但是僧俗互动的「恭敬」原则,在家人还是得时时铭记于心的。

我所知道的一行禅师

本文应《慈悲》之邀而作。发表于第73期《慈悲》杂志。 一行禅师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佛教高僧之一。尤其在西方社会,他的知名度或许仅次于达赖喇嘛。一行禅师更是我所非常崇敬的法师。出于对大师的崇敬,我对师父不敢刻意的亲近。所以这次一行禅师到来马来西亚,我也没和禅师有个人的互动。所以我所知道的一行禅师,都是从他的著作、他的开示中而知的,当然也包括了参加他的静修营而得到的领会。 我拜读过几本禅师的著作,在他来马来西亚弘法之前,也曾在曼谷聆听过一场他的开示,受益良多。同时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及文章里引用他的话。我对一行禅师的崇敬不仅限于禅师在佛法上的修持,还在于他提倡的「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 或译成「人间佛教」)。他在接受美国佛教杂志Shambhala Sun的访问时,针对入世佛教这么说道:「入世佛教就是佛教。当炮弹开始投向人民时,你不能总是留在禅堂。禅修是对现象的认知,不只是发生在你身识里头的,还包括发生在你周遭的一切。」

施與受的道德天平

本文為《普門》雜誌邀稿,發表於二〇一一年九月號。 最近國內一些富豪,計劃以博彩盈利來資助華文教育。除了政府教育政策的爭論,這課題 也引起了道德上的爭議。其實類似的「道德矛盾議題」在佛教界一直都在討論着。我大學 學佛時,同學們就愛爭論:「如果你殺一人可以救更多人,那麼殺這個人究竟是造惡業還 是造善業。」如果我們做一件壞事,卻可以有好的結果,那麼這事究竟算是好事,還是壞 事?從以上「賭博資助教育」案例,佛教界也不免會「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有人用不清 淨的財物布施,其行為是否有功德?佛教道場又是否應該接受? 布施是趣向佛道的重要修行。不管是南傳的十波羅蜜或北傳的六波羅蜜,布施都位居第 一。波羅蜜者,即登彼岸,也即是說要成道,非行布施不可。經典中也記載了很多佛陀對 布施的開示。在《大智度論》就提及布施有二種:有淨,有不淨。「不淨施」有:「或有 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 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 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明顯 的,以上「不淨施」中並不包含以不淨之財物來行布施。 中部尼柯耶第一四二《施分別經》中佛陀如是指出: 「阿難!於此有四種之施清淨。何者為四? 阿難!施之由施者為清淨而非由受者。 阿難!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 阿難!施之非由施者為清淨亦不由受者。 阿難!施之由施者清淨而亦由受者。」 然後,佛陀對此四種施清淨進一步做出解釋。對第二項,佛陀開示道: 「阿難!如何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阿難!茲有施者是惡戒惡法而有諸受者,是其戒善法。阿難!如是者,施是由 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來自緬甸的Saya U Chit Tin大師如此解釋:「即使施者是不道德 的、並不從正道獲取所布施的財物、並不正信因果、並沒有正確的心態,但是如果受者是 有德行的,那麼有關布施則因受者而清淨,有很大的功德。」 從以上的經文理解,對不淨財布施,佛陀的開示可能和我們一般的想法相反。從經文中,我們看到佛教其實認同,即使用非淨財布施,如果布施給清淨的受者,其也一樣有功德。但是據Saya U Chit Tin大師的解釋,以不淨的財物布施,雖然也算是善行,但是其功德還是不如以清淨的財物布施。「其結果之不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