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佛化家庭

【本文作者应该是当年的文化委员会主席王春伟和和副主席洪崇德。当时我是总秘书,负责审阅。觉得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献,所以把它放上来。】

前言


“印度本为佛教之发源地,自佛世经阿育王至戒日王时代,佛教在印度曾因崇奉信仰而放灿烂的光彩,使婆罗门教的气焰一落千丈。到了今日,婆罗门教复兴,回教,耶教盛行,甚至耆那教亦有二三百万众,佛教反而衰落而至於灭迹。这是什么缘故呢?”[1]这是太虚大师在《人生佛教真义》里所提的问题。接着太虚大师又说从这种历史的教训上,知道佛教过去在流传上的失败,故今后在家学佛的信众,应当把家庭整个佛教化。凡是我家庭之子孙,皆须灌输以佛教知识,使之信崇,子子孙孙递相传承,与佛教发生亲密的关系,把佛教在家庭打下一个深固的基础,则佛教将来就可永远传下去。太虚大师在推动《人生佛教》的当儿,就提出“家庭”在发展我佛教的重要因素。然而,到了今天,佛教依然是以个人为导向,尤其是汉语系的佛教徒。未来我们路在何方?

大马佛教发展又如何呢?从已得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华裔人口都在比率上下降;一九七零年的人口统计中,广义佛教徒占华人人口的78.9%,一九九零年的人口统计,广义佛教徒只占72.2%[2]。我们要认清的是,华裔佛教徒占大马佛教徒的绝大多数,华人人口的出生率下降,也间接影响佛教徒总人口。因为就广泛意义来说,华人在宗教栏上往往填上“佛教徒”。马华部长黄家定曾多次提出这一事实,,并提出其提升人口素质的看法。从数字看,马来西亚佛教徒数目,只是一种人口统计学上的表现,看似没多大意义,可是从经济发展学、政治经济学来看,数字往往对国家发展,社区的建设,公共设施,宗教保留地等策划根据,并影响一些政策的制定。所以,佛教徒量的稳定,将能保证佛教徒在国家发展中,不被忽略。除了社会人口发展因素外,我们尚需着手提升佛教徒的素质,以佛教教育的态度,来建构佛教徒正确的宗教观,能明辨正信,进而及能对现代公民社会做出贡献。

再说,目前大马社会问题一篓篓。政治社会经济的变迁,使我们社会面对种种的挑战。学校、家庭教育的脱轨,形成学校暴力化,家庭伦理淡薄,社会功能商业化,功利主义抬头,青少年的迷失,编织着种种我们无法以权威和过往的经验来对治。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支离破碎,何如建立一个爱心社会?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家-社会互动关系的解说。唯有重新建立家的温暖,建立家的和谐,互爱等善因,才能重建一个完整的家。

早期的佛教活动对象多以个人为主。故大多数的佛教徒在参与佛教活动时都是单人赴会,鲜少有全家人一起出席的机缘。这无形中也错失了将佛法带给亲人,让全家人共沾法喜的机会。中上(大专)教育的普及化,多元化,就职年龄也年轻化。年轻化的结果将使小家庭的出现,这种情形在城市化的地方,尤其明显。若活动目标轴心锁定“家庭”,将有助於笼络现代人的心理,我们也会意识到社会的变迁,从而修正观念,使佛教团体走进现代人的心房,贴近社会脉搏。我们也发觉,“佛化家庭”若能推动成功,将会是佛教力量的凝聚点。“佛化家庭”若能认同佛教团体,而佛教团体若能发挥社区中心的角色,带给社区内家庭种种方便,那“佛化家庭”将会支持佛教团体,这样“佛化家庭”不单是佛教团体的人力来源,更是佛教团体经济新源点。“佛化家庭”的支持,是佛教工作者发心发愿的精神力量,使佛教徒能参与推动教务。以此为例,“佛化家庭”的推动可推展出一个团体,一个社区内佛教徒少有的“法情” (Fellowship)。“佛化家庭”不只可以系统化地培养下一代,也可通过高素质的活动去提升佛教徒的素质。

大马佛教青年运动经过马佛青总会在七、八十年代的积极推动之下,促成许多青年学佛。进入九十年代及千禧年,这些佛教青年陆续成家立室。因此,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便有所需。佛青总会一路来都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早在八十年代开始,佛青总会已开始了一系列推广“佛化家庭”活动。当中有“幸福家庭”讲座、“模范家庭”竞赛、“清凉佛化家庭”生活营、“佛化生活手册”、“佛化婚礼”、近期有“婚前辅导”、“心灯辅导”等等。

检验了以上的论点,“佛化家庭”有其非常可取之道。但我们必须打从心里明白,推动“佛化家庭”并不是一两年可成。或许我们这一代不能看出成绩,我们应当为下一代而努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道是要有持之有恒的常远心;延续性的鼓吹,建构一套体系来贯彻之 ,是为佛化家庭的缘起。

佛化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亦是社会的骨干。从一般的角度来看待家庭,便是指由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等其他成员所构成的组合。换言之,家庭即是指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组合的群体,个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

依佛教而言,在《杂阿含九三经》中也对家作了一个定义 :

何故名家?
其善男子,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为作,皆相顺从, 故名为家。

基本上,有着共同的信念,思想及生活道德观,往往是决定家庭和乐的重要因素。而在建立共同的信仰候,更能培养成员间拥有共同的生活道德观念,守持着共同的生活规范,过着和合的家庭生活。

佛教徒的家庭应是一个以三宝为中心的社会单元体,以精进修行,护持三宝为己任。成员间应彼此共融,体现佛陀的教诲,共同建立一个充满智慧,慈悲与感恩的幸福家庭。一个成功佛化家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以佛菩萨的慈悲及智慧为我们学习的重点。提升自己,净化家庭,进而影响周遭的亲人,朋友,再扩及社会,达成净化人间的目标。

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eim)曾说集体大于个体的整合。它会凌驾个体之上,使个体不自觉地受其影响。假设整体的佛教徒能凸显兄弟姐妹般的共融法情,互相支援关怀,彼此呼应照顾,那必能更展现佛教界温馨的一面。尤其在佛陀的教诲中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多生多世以来我们与无数的众生结下了多般的缘。所以再深入的探讨,佛化家庭不应只局限于一般的家庭,它应该被扩展至整个社群,体现佛化社群。

佛化家庭的理念


佛教徒在组织家庭,管理家庭事务的当儿,应凸显出佛教的精神与特色。故佛化家庭应有正确的理念,让家庭成员能有共同的生活目标,共沾法益。佛化家庭最为重要的元素是把佛法带入家庭,并体现於生活中。

1 正确的信念

一个健全家庭的组成,要赖于家庭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家庭的成员如有正确的信仰与共识,那家庭的和乐将能实现。一个佛化的家庭,不单不能谈化身为佛教徒的特色,也必需充分的了解和实践身为一个家庭成员所负的责任。在履行家庭的义务时,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念可使成员真正为“家”付出一切,共同塑造幸福美满的 “家”。

1.1 宗教

1.1.1 以三宝为依归

佛化家庭应以佛、法、僧三宝为生命的归依处。家庭成员应秉承佛陀的教诲,过着觉照(佛),有规范(法)及和合(僧)的生活。

1.1.2 具备正见

佛教徒应当对自己的宗教信仰有正确的认识,明白什么是正信,什么是非正信,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并对人生充满了热情,对生命充满了希望。

1.2 家庭

1.2.1 正确的家庭伦理观

佛化家庭的生活便是建设以佛法为指导,充满和乐的家庭。所以佛化家庭成员应该具备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对夫妻要互敬互爱,对兄弟姐妹要爱护,乃至对家庭内的亲戚的互重等。

1.2.2 家庭的责任与义务

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唯有在通过实践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扮演好身为家庭一份子的角色,让家庭里的成员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才能达到家庭的和乐。

2 贯彻爱教护教的精神

2.1 家庭是弘扬佛法,推广佛教的基石

家是初生孩子的生活中心,智慧泉源,未来人生幸福的精神宝库。父母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及弘法师,父母有权利及义务给於孩子全面的教育,包括培育良好的德行,故父母应以佛教教育来孕育孩子的成长。从佛化家庭开始,佛教徒透过自己行为的改善,内心的净化来感化他人,从而弘扬佛法,推广佛法於周遭的人,甚至自己的社区。

2.2 奉献自己,护持三宝,为家庭、教团(寺院、佛教团体)及社区服务

佛教徒应有责任去奉献自己,提供或人力或物力的方便,为佛化社群服务。每一位佛教徒都应当护持三宝,同时负起信仰使命,弘扬佛法,为社会贡献一份光亮。

3 精进修持佛法

佛教徒的生活就是从生活上去净化人心,用佛法来帮助自己。所以如能在家推行定期性的共修与分享,将使家庭成员能在佛法的熏陶下,对自己,对家人,对家庭以外的人都能以慈悲喜舍来面对。家庭能鼓励成员在假期时参加禅修课程,让自己能得到佛法的滋润。

4 以佛教仪式为尚

4.1 以佛教仪式,展现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佛教徒应以节简却不失隆重的佛教仪式为尚,时时展现佛教的积极精神与特色,如佛化婚礼。佛教徒更可通过节简的仪式,把部分钱财布施或供养。另一方面,佛教徒也应不排斥具有优良传统的仪式。

4.2 通过仪式,培育宗教情操

佛化家庭时时通过仪式,来加强成员对宗教的情操。如通过庄严肃穆的仪式,和谐的颂经等,产生自己对佛教的景仰。

5 生活佛教化

5.1 以正命来获得资生,以佛教的财物观来管理钱财

家庭的幸福,主要有赖於经济收支的均衡。因此,身为正信的佛教徒,因当从事正当的职业(正命),来谋求生活所需。而财物应正确的运用在家庭的生活上,增进家庭成员的幸福,并将部分的盈余,用於家庭以外的福德,供养三宝或公益事业,为自己家庭培植福业,以及对社会尽公民的责任,为社会群众奉献一份爱心和关怀。

5.2 以佛教经典如《善生经》、《吉祥经》、《慈爱经》、《八大人觉经》等为生活的指南。如在《善生经》,《玉耶经》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对待,互相敬重,以及双方应尽的义务之家庭伦常。《玉耶经》中的为妇之道,到开展至男主人的责任。《善生经》以佛教的道德原则,来引导人生家庭的幸福等。佛教化的生活也概括了家庭家政的处理、以开源节流为原则,并根据佛说经典孝亲,熏育子女。佛化生活也应力求朴实,避免生活奢侈。遇上生老病死,也应从科学医学上去了解,而不可迷信。佛化家庭是不能脱离社会,故社会生活也重要。社会生活包括了学校里对师长和同学的关怀及责任,工作时对同事及从属的责任与体恤,商业上对同业与主客的互动,政治上对国家、公民及民主的关心与义务。

佛化家庭的存在价值


1. 佛化家庭对整体社会的价值

1.1 佛化家庭是净化社会的原动力,建立人间净土的重要元素

社会风气的奢靡败坏,种种不良的反社会行为让我们的社会付出了不少的代价。法律约束不了充满爱欲贪恨的人心,崩溃的心灵等待慰籍。要建立祥和气氛的社会,净化人心是首要任务,宗教教育在这方面可以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贪、嗔、痴是影响情绪生活的病毒。如果我们不净化他,排解他,那么贪心就会逼得我们精疲力尽,嗔怒会破坏亲情和友情,愚痴执着会带来无尽的抱怨,挥不去的疑心病令你不愉快。通过家庭共修的力量,互相扶持才能不被烦恼的藤系缚拌倒。家是社会的基础,亦是社会的骨干,所以家庭的和乐、融洽、和佛法的指引可让一个家充满了温暖,从而达致净化功能。

1.2 通过生活佛教化,减少社会的陋习弊病

所谓陋习弊病是一种坏风气,错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也可能是缺乏道德观念的行经。不当的行为会干扰价值观念形成,甚至影响生活与工作的品质。这是佛教徒的业障,影响生活的适应,阻碍我们身心的发展。佛化家庭能凝聚社会共修的力量。大家共同聚德修业、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互相关怀,就能减少(陋习弊病)业障了。例如采用简朴、实用与肃穆的仪式来进行各项习俗庆典,是有助于开革浪费金钱、时间与迷信或无意义的礼俗。这也是需要大家有共同的意识来推动。

2. 佛化家庭对个人的价值

2.1 佛化家庭能以系统的方式来孕育下一代

孩子能在佛法和教理中成长,定能有健康的心理和身理。这能提升佛教徒的素质。在家居士生活的第一要务,便是建设和谐安乐的家庭。把教养子女的责任视为一种修行而不是一种负担。以自己最大的慈爱及能力来养育子女,才是尽了父母的责任。如《吉祥经》所说“在家孝父母,善养妻与子,进修解脱道,此真胜吉祥”

2.2 佛化家庭能建立共同的价值观来达致家庭的和乐。

令人幸福和快乐的核心是人际关系,而不是财富或名利。儿童、青少年的问题,源自家庭中人际关系的冲突,婚姻的破裂源自人际的倾轧,精神症状的出现更与人际互动不可分割。能有共同的价值观是建立和谐,互爱和包容的家庭。俗语说大和为贵,佛陀在《阿含经》中更指出和谐是人间最吉祥的事。如不能和家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上将会面临孤寂,精神上将不免空虚落寞。

2.3 佛化家庭能带来家庭成员的谅解与助力,这样能减少个人学佛的障碍

从家里开始,发展出温暖和互相支持的亲密关系,有相属感和安全感,学佛的共修力量就会强大起来。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就会有健全的人格。将来孩子长大了,也能和别人和谐相处,自然就结交长进的朋友,彼此相互宽容、接纳与鼓励,不但待人处世会进步,连事业发展的机会也随之增加。

3. 佛化家庭对整体佛教的价值

3.1 佛化家庭能为佛教团体提供人力资源

佛法的流传有赖於各种不同的修持活动,讲座及佛教徒的推动。人力资源的贫乏会导致这些活动的萎缩,是推动佛法的一大障碍。佛化家庭能培育身心健康而有使命感的佛教青年来推动佛法。有了家人的支持与认同,就能减少参与佛教团体活动的障碍。

3.2 佛化家庭能提升佛教徒的素质

佛化家庭能培育有品德,有智慧的下一代。把家当作是一个学佛的道场,一家人学佛,相互检讨改进,能提升学佛的喜悦,净化心中的烦恼,贪婪、嗔恨、愚昧等。这能培养我们的安定和坚毅,来承担生活的挑战及推动佛法的责任。

3.3 佛化家庭是佛教经济资源的来源

佛教徒都应如实的生活和积极的工作才能有稳定的收入及能力来奉献佛教。以家庭为原动力来酝酿共同的价值观认同佛教活动的重要性,才能为佛教带来稳定的经济资源。佛教的经济资源不能依赖政府的拨款,或一、两为富裕的佛教徒,而是来自所有的佛教徒,依个人经济能力来支持推广佛教的经费。

我们的未来


佛化家庭的落实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因为这是一种新文化的推广。这一条路是艰辛的,是长远的,但只要我们能认清目标,凭着坚定的意志,踏实的步骤,远大的抱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总有一天必能将佛化家庭的理念落实。

试想,

如果太虚大师当年没有竭力倡导人生佛教,目前的佛教界将会是怎样的局面?

佛教可能还是属于死人的宗教,只有老人家或行将入木的人才会想要学佛。

如果当年苏曼迦罗法师没有积极推动佛教青年运动,现在的大马佛教界会是怎么样的局面?

或许我们不会看到那么多的年轻人来学佛,或许我们也不会看到目前佛教会朝气蓬勃的一面。

如果马佛青总会当年不曾领先推动捐血运动,现在的华社会改变捐血的观念吗?

旧有的观念可能还束缚着华人,让我们无法突破传统的枷锁 。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的盛况是前人艰辛播下的成果。未来佛教的发展就有赖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所以,佛化家庭的落实是从现在开始,是从您我开始。

我们所期望的是,

有那么的一天,佛教会在筹办活动时是以家庭为考量;

有那么的一天,佛教徒是一家人来学佛的 ……


[1] 太虚大师讲於香港东莲觉惋,《人生佛教真义》页147~148,1989年4版,人生佛学中心出版。
[2] 马大中文系苏庆华华人宗教信仰系列统计数字比较表(一)
(15/11/2002)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僧俗互动的原则 ——在家信众的参考

【本文为2010年10月17日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主办之《僧俗清净行》研讨会之讲义】 提要 什么是正确的僧俗互动?僧俗互动中,我们要遵守哪些原则呢?本文尝试提出在僧俗互动中,在家弟子所应该把握的原则作为各位的参考。 僧俗互动其中一个很好的指南,应该就是佛陀在善生经中所说的在家信徒和宗教师的伦理观。综合善生经的内容,在僧俗互动中,在家众对出家众必须做到两大原则,即「恭敬」和「护持」。然而过犹不及,因此在家众得要恪守「合理的供养」的原则。 但是僧俗都不完美,都有瑕疵。在瑕疵面前,作为在家人,在和出家众的互动中,我们还应该恪守一个借用《卡拉玛经》的大原则:「增长僧俗修行的互动可为,反之则不可为。」在遵照以上大原则行事有困难之际,我们需要以下的辅助原则来协助我们在家人和出家人的互动:(一)僧俗既有别又平等、(二)尊重法师、保护自己及(三)出家不等同于超凡入圣。 我们不能回避在家人如何处理出家人有过错的问题。「默摈置之」的处理方式应该仅限于在佛教的轻戒律或个人修行问题上犯错的比丘而言。对于一些牵涉到大众利益,牵涉到国家律法的事,在家众还得协助受害者走出黑暗和痛苦,甚至于协助受害者寻求正义。 在佛教组织里头,组织伦理必须超越僧俗伦理。出家人在组织里头有时候需要纯粹以一个组织的成员的身份来互动。譬如出家众也得依从一人一票的组织伦理。但是僧俗互动的「恭敬」原则,在家人还是得时时铭记于心的。

我所知道的一行禅师

本文应《慈悲》之邀而作。发表于第73期《慈悲》杂志。 一行禅师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佛教高僧之一。尤其在西方社会,他的知名度或许仅次于达赖喇嘛。一行禅师更是我所非常崇敬的法师。出于对大师的崇敬,我对师父不敢刻意的亲近。所以这次一行禅师到来马来西亚,我也没和禅师有个人的互动。所以我所知道的一行禅师,都是从他的著作、他的开示中而知的,当然也包括了参加他的静修营而得到的领会。 我拜读过几本禅师的著作,在他来马来西亚弘法之前,也曾在曼谷聆听过一场他的开示,受益良多。同时也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及文章里引用他的话。我对一行禅师的崇敬不仅限于禅师在佛法上的修持,还在于他提倡的「入世佛教」(Engaged Buddhism 或译成「人间佛教」)。他在接受美国佛教杂志Shambhala Sun的访问时,针对入世佛教这么说道:「入世佛教就是佛教。当炮弹开始投向人民时,你不能总是留在禅堂。禅修是对现象的认知,不只是发生在你身识里头的,还包括发生在你周遭的一切。」

施與受的道德天平

本文為《普門》雜誌邀稿,發表於二〇一一年九月號。 最近國內一些富豪,計劃以博彩盈利來資助華文教育。除了政府教育政策的爭論,這課題 也引起了道德上的爭議。其實類似的「道德矛盾議題」在佛教界一直都在討論着。我大學 學佛時,同學們就愛爭論:「如果你殺一人可以救更多人,那麼殺這個人究竟是造惡業還 是造善業。」如果我們做一件壞事,卻可以有好的結果,那麼這事究竟算是好事,還是壞 事?從以上「賭博資助教育」案例,佛教界也不免會「設身處地」的想,如果有人用不清 淨的財物布施,其行為是否有功德?佛教道場又是否應該接受? 布施是趣向佛道的重要修行。不管是南傳的十波羅蜜或北傳的六波羅蜜,布施都位居第 一。波羅蜜者,即登彼岸,也即是說要成道,非行布施不可。經典中也記載了很多佛陀對 布施的開示。在《大智度論》就提及布施有二種:有淨,有不淨。「不淨施」有:「或有 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取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 或狂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 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明顯 的,以上「不淨施」中並不包含以不淨之財物來行布施。 中部尼柯耶第一四二《施分別經》中佛陀如是指出: 「阿難!於此有四種之施清淨。何者為四? 阿難!施之由施者為清淨而非由受者。 阿難!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 阿難!施之非由施者為清淨亦不由受者。 阿難!施之由施者清淨而亦由受者。」 然後,佛陀對此四種施清淨進一步做出解釋。對第二項,佛陀開示道: 「阿難!如何施之由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阿難!茲有施者是惡戒惡法而有諸受者,是其戒善法。阿難!如是者,施是由 受者為清淨而非由施者。」來自緬甸的Saya U Chit Tin大師如此解釋:「即使施者是不道德 的、並不從正道獲取所布施的財物、並不正信因果、並沒有正確的心態,但是如果受者是 有德行的,那麼有關布施則因受者而清淨,有很大的功德。」 從以上的經文理解,對不淨財布施,佛陀的開示可能和我們一般的想法相反。從經文中,我們看到佛教其實認同,即使用非淨財布施,如果布施給清淨的受者,其也一樣有功德。但是據Saya U Chit Tin大師的解釋,以不淨的財物布施,雖然也算是善行,但是其功德還是不如以清淨的財物布施。「其結果之不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