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September, 2010

〈真善美缘创奖〉佛曲创作比赛献词

音乐和歌唱是人类的必然心理需求,也是人类感情抒发的原始冲动。原始宗教的祭祀和音乐及歌唱大都密不可分,因为当时人们认为可以通过特别的节奏和声调与神明沟通。当代的人们也许不再需要和神明沟通,但现代的宗教却发现他们需要音乐和歌唱以和人们,尤其是年青人沟通。当然音乐和歌唱更可以让人们互相沟通。 所以,马佛青在迈入新千禧年后,推出了两张佛曲创作歌辑《真善美的旋律》及《缘起的屋檐下》。这些本土佛教青年的创作,出其不意的深获好评。配合专辑而展开的巡回全马各地的分享会及发表会也在各地获得年青人热列的回响。这证明了,音乐和歌唱是通向年青人的一道桥梁。 马佛青愿意和更多人共同来建构更多如此的桥梁。就是如此的心愿,“真善美缘创奖”佛曲创作比赛展开了。衷心祝愿真善美缘创奖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真善美的旋律,让更多人以虔诚的心,唱出他们对佛法的领悟和感恩,让更多的音符去感动许多年青的心,乃至于去年青更多苍老的心。也让佛法通过音乐和歌唱漂洒到更多需要的人的心中。 然而,以手指月,音乐是手不是月。以舟摆渡,歌唱是舟不是岸。若作曲作词人本身缺乏对法的体悟,音乐可以变成噪音。所谓自度度他,想要以音符去弘扬佛法、感化众生,我们本身就必须精进学习,让佛陀深邃的智慧启发我们的智慧,让佛陀无量的慈悲感召我们的慈悲。让我们一起以佛陀大悲、大智、大雄力的精神,担负起时代付予我们的使命,以音符和马佛青总会,共同建设大马佛教。 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总会长 廖国民合什 2006年6月

共同建设大马佛教

【第十八届马佛青代表大会新任总会长献词 | 二〇〇六年六月】 首先,我感激代表们对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为马佛青继续奉献。我也要在此恭贺所有当选的全国理事,以及由各州所委任的全国理事。我希望我能够和你们一起,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共同协助马佛青达到它的目标及方向。另一方面,也有些代表们竞选失败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志于为马佛青及大马佛教服务所以才出来竞选的。希望落选的你们,不要放弃你们的发心,继续留在马佛青总会,我相信,总有一个岗位是能让你发挥所长的。 我也想趁此机会感谢第十八届全国理事在过去两年的付出,尤其对于那些今年荣休的全国理事,谢谢他们过去多年无私的付出。同时我也期望他们能向我们之前的前辈们看齐,继续在各个多面给予马佛青新一代理事们协助及指导。 昨晚上,我们有一个团圆宴,非常难得的马佛青的元老们和目前的理事们能共聚一堂,互相交流和分享在马佛青的喜怒哀乐。马佛青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理事们退下后,都会继续关心和照顾马佛青的发展,却又不会干涉总会的运作。所以我一直都觉得马佛青的前辈们都是很有智慧的。回顾马佛青的发展,我更不得不赞叹他们。 马佛青总会,顾名思义是一个佛教青年的组织;但是从1970年创立以来,马佛青所从事的佛教工作却从来不局限在佛教青年的范畴。开拓期的马佛青总会在全国各地积极协助佛教团体的成立时,便是协助他们成立佛教会,而不是佛教青年会。马佛青多年来所推动的活动,除了推动者必须是青年外,即是说全国理事、各州理事及常务理事都必须四十岁以下以外,活动内容也向来都是概括性的佛教活动,而并不强调青年特质。我认为马佛青的前辈们是本着佛教青年乃佛教先锋的理念,以佛教青年的热情及魄力推动佛教的发展。

2005年雪隆中学佛学会及佛青之友交流营

马佛青总会署理总会长廖国民开幕演讲稿 由马佛青雪隆州联委会主办的2005年雪隆中学佛学会及佛青之友交流营的成功举行,是令人欣喜的。 根据马来西亚的法律,青年的定义为十二岁至四十岁的人们。因此中学时期可说是一个人青年时期的开始。虽然人的一生中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它一定的重要性及意义。但是青年时期却是最为人所赞颂及向往的,这也显示出青年时期是人生过程中极为珍惜的时期。而你们正处在这个美好时期的开端。中学时期也是个人迈向成人的准备期。 虽然许多人说三岁定八十,但我以个人成长过程来看,却认为一个人的许多生活价值观却是在中学及大学时期建立的。有人以白布来形容儿童,认为儿童有无限的可塑性。当然中学生己经吸取了不少的知识,对世间的种种也应有不少的认知了。但我认为你们心里的这块布,还有许多空白是可以让你们填上许多的色彩的。而且和儿童比较,对于该填上什么色彩,你们已经可以在某个程度上做出选择了。 你们己经做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你们选择在这块布上留下佛陀的智慧色彩。而你们更进一步的选择和别人分享这个智慧色彩。你们参于了佛学会、参于了佛青之友,你们将协助更多人在他们心里的布上画上佛陀的智慧色彩。 但是不是所有的中学生都和你们一样有智慧。所有他们需要我们大家善巧的协助。马佛青总会作为一个全国性佛教青年领导机构,绝对乐意和大家一起努力。马佛青总会己经确认中学階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过程。因此在马佛青的第五个六年计划里头,将中学佛学会的发展纳入成为一个主要的工作重点。马佛青也因此成立了一个青少年事务委员会及在各州联委会成立青少年事务组以担负起这项工作。 今天的交流营可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待会我们将推介《中学生组织及活动指南》,希望这部指南可以促进中学佛学会及佛教会青年团的成长。我也要感激及恭贺编写这部指南的大德。但是我也必须提醒指南的推介只是一个开始,而且不能保证什么。只有当我们好好在我们的活动中应用它,它才可能带来效益。当然我更希望这部指南不僅僅是被雪隆中学及佛教会所采用,而它也可以协助全国各地或任何地方有需要的青少年群体。 这个交流营还有一个很大的意义,即是让我们可以认识更多佛友及善知识,增进我们彼此之间的友谊。个人的力量有限,个人的心力也有限,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菩提道上需要有可以互相提携的良师益友。当我们能和一群佛友及善知识共同学佛及从事佛教工作,你将发现,学佛及

佛教发展需要僧信四众同心协力

【马来西亚佛教发展基金会2007年全国供佛斋僧大会致辞】 释迦牟尼佛于2500多年前觉悟真理後,便行走于印度恒河两域弘法利生。为了使他的教法能传播得更广及流传得更久,佛陀成立了僧团,也接纳了庞大的在家信徒。 佛陀依法制律,组织僧团,对内能够使有志修行者有共住同修,达到相互增上的作用;对外则能够做到弘化佛法,利益众生,使佛法流传的效果。出家修行者,组成沙门团专心修行,日常生活就必须依靠社会其他阶层人士的护持。因此出家众与在家居士之间的关系就建立起来。出家众的责任是以佛法教义教导信徒,在家居士则护持法师,各有其责任,互相配合。 佛陀入灭以後,住持正法的责任就落到僧团了。但僧团要能存在而住持正法,却依然必须依靠各阶层的在家信徒去护持。从寺院的建设与维持,从日常生活到修行生活,信徒都有责任去护持,使僧团能安住,发挥弘法利生的工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今天这个高度挑战的社会,佛教要存在并发挥对社会安宁的功能,在家信徒也应该和出家僧团一起挑起这个重担。在家佛教组织的强大,将能形成僧团有力量的外围,对佛教的维护,将更具有力量。佛教在面对危机时,有力量的外护将更能保护僧团的存续,同时更能维护国内佛教社群的权益。 提起权益,我们必须关注国内回教化的趨势。最近我国副首相再次声明我国是个回教国,我们对于这样的声明深感遗憾。马佛青本着一贯的立场,希望政府遵守独立时的社会契约,即马来西亚是一个世俗国。对于政府禁止人民谈论此项课题的行动,我们也完全不苟同。我们认为人们有权评论政府领袖的任何谈话。此外,我们认为虽然回教是我国的官方宗教,但各宗教徒可以自由奉行各自的宗教信仰。因此对于国内不断发生侵蚀非回教徒权益的事件,作为佛教徒的我们也必须高度关注,并表达我们的反对声音。 马佛青向来都常为马来西亚佛教社群表达立场,也将继续如此。然而唯有得到广大佛教社群强力的支持,我们的言论才有力量,也才能受到当局的重视。因此,我们以为大家在护持僧团的同时,也必须支持佛教组织的发展。今年恰巧正是马佛青总会举行三年一度的护法行。马佛青多年来所进行的建设佛教和维护佛教的工作,需要教内乃至社会大众的认同和支持,尤其是财务上的支援。 护法行另一个更重大的宗旨即是希望激发马来西亚佛弟子们爱教护法的情操,以及塑造佛教徒之间彼此一家的和谐。相信“供佛斋僧大会”也同样能激发佛子们的爱教护法情操。有了爱教